电动床和智能床的区别做出明智的选择

2024-11-25 17:19
263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于睡眠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动床和智能床作为新兴的床具类型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然而,面对众多的选择,人们常常陷入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床具。

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和个性化需求的增长,人们对睡眠的投资不断增加,对床垫和床架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化。近年来,“智能床、床垫” 系列产品层出不穷,价格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且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明确的 “好坏标准”,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入 “智商税” 的陷阱。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电动床和智能床的区别,帮助大家做出明智的选择。

13376976420089780.png

二、定义与特点

(一)电动床

  1. 通过电动装置控制,可调节床板头部或脚部高度,自由调节弯曲程度。电动床分为排骨架和床板式两大类,排骨架称为欧式电动床,而床板式称为美式电动床。家庭使用的电动床可通过遥控操作,根据人体工程学在床架上设立 5 个身体分段关节点,随意调节床架角度,适应人体各个部位的弯曲角度,减轻颈部压力,端坐、后躺或仅将脚部升起以促进血液循环;还可实现双区智能震动按摩,分区域按摩带来更科学的放松舒适;配备 USB 充电、蓝牙音箱、LED 暖心灯等功能;双人床分体设计,可满足两个人的不同需求,独立操控系统,互不干扰。医护使用的电动床可实现床头床尾同步升降,便于小型 X 光机、临床检查和治疗仪器的底座插入,也便于维修人员检查保养和护理人员处理污物;还能后升前降或前升后降,在 0° - 11° 范围内任意倾斜,便于对心脑血管患者及相关危重病人的临床检查、治疗和护理;具备坐起躺下功能,患者可在床上选取适宜起坐角度满足各种需求;有左右翻身功能防止褥疮生成;还拥有解手、洗头、洗脚辅助等功能。

  1. 适用于医疗保健机构等需频繁调整床铺角度的场合。医用电动床主要用于医院、养老院等医疗机构中,为患者、老人等提供更加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像医用电动多功能护理床、老人护理用床带有家属可以陪护,具有多项护理功能,如起背就餐、腿部升降、预防褥疮、ABS 护栏,可帮助起身,站立、防止病人摔倒、及移动运输、休息、输液给药治疗等功能,能够预防病人患者掉床。电动手术床能够根据不同的手术需求进行多向度的调整,包括头板、背板、腿板的角度调节,以及整体床面的升降、倾斜等,满足各种手术体位的要求;在手术过程中稳定性好,操作简便,设计人性化,智能化程度高,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

  1. 功能相对简单,价格较便宜。相比智能床,电动床功能相对单一,仅仅只能实现部分区域的升降功能,比如靠背抬起、腿部抬起等基础功能,价格也会相对便宜一些。

(二)智能床

  1. 具有高科技功能,通过传感器和电动装置检测睡眠状态,自动调整硬度和角度。智能床是一种具有高科技功能的床具,它可以通过传感器和电动装置来检测用户的睡眠状态,并自动调整床铺的硬度和角度,来适应用户的身体特征和睡眠需求。智能电动床采用高性能的电动机,能够实现精准的升降和角度调节;通过内置的传感器,能够监测用户的睡眠状态,并将数据传输到智能手机等设备上进行分析;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与智能家居设备的联动,方便用户进行远程控制和语音操作;配备触控屏、APP 等交互方式,使用户能够轻松操作和了解床垫的状态。

  1. 提供多种功能,如自动适应温度、震动按摩、智能照明等。智能床除了基础的 “升降抬起” 功能,还会配备智能体感,人床互动、个性化适应调整,睡眠监控等智能化监测和使用的功能。比如可以根据用户的身高、喜好以及睡眠习惯,调整床垫的高低,以提供**的睡眠姿势;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体型和体重,自动调整床垫的硬度,提供更加贴合背部曲线的支撑;具备温度调节功能,可以设置不同的温度区域,满足用户对不同部位温度的需求;可以设置阅读模式,将床头部分提升,提供更加舒适的阅读姿势;用户可以在床上看电影、玩手机或进行其他娱乐活动时,将床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具有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等功能,确保用户的安全。此外,智能床还可以设置定时功能,自动调整床垫的硬度和高度,以提供**的睡眠环境;还可以跟踪用户的睡眠质量,提供睡眠报告和建议;通常配备有远程控制器或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它们来控制电动床的各种功能。

  1. 价格相对较高,注重舒适睡眠体验,适用于家庭和个人。智能床之所以价格高昂,主要是因为技术成本高,通常集成了各种高科技设备,如智能传感器、智能调节器、智能控制面板等,使床具备自动调节、健康监测、睡眠优化等功能;材料和制造成本高,材料和制造工艺通常要求更高的标准和质量;品牌溢价,一些知名的智能床品牌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附加服务与保障多,一些高端的智能床品牌通常提供额外的服务和保障,比如长时间的质保、专业的售后服务等。智能床注重舒适睡眠体验,适用于家庭和个人使用。

三、功能差异

(一)控制方式

  1. 电动床通常通过按键或手柄调节。电动床一般配备有遥控器,使用者通过遥控器上的按键或者手柄来控制床板头部或脚部的高度,以及床板的弯曲程度,操作相对较为传统。

  1. 智能床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如手机 APP、小程序和语音操控。智能床配备有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手机 APP 或小程序远程控制床的各种功能,如调整角度、开启按摩等。同时,智能床还支持语音操控,只需发出语音指令,床就会自动执行相应操作,更加便捷和智能。

(二)功能丰富度

  1. 电动床主要集中在调节高低和角度。电动床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电动装置实现床板头部、脚部的升降以及床板弯曲角度的调整,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对床铺角度的需求,例如看电视时抬高头部、阅读时调整坐姿等。

  1. 智能床除升降功能外,还有智能体感、人床互动、睡眠监控等功能。智能床不仅具备电动床的升降功能,还拥有智能体感功能,可以根据人体形态和睡眠姿势自动调整硬软度,提供更加舒适的睡眠体验。人床互动功能让用户可以与床进行互动,例如设置个性化的睡眠模式、调整灯光等。睡眠监控功能则通过传感器监测用户的睡眠状态,包括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时间、心率、呼吸等参数,并生成睡眠报告,为用户提供科学的睡眠建议。

(三)适用人群

  1. 电动床适合老年人、身体健康不佳人士。电动床的升降功能对于老年人和身体健康不佳的人士来说非常实用,可以帮助他们轻松调整睡眠姿势,减轻身体负担。例如,老年人在起床时可以将床头抬高,更加轻松地起身;身体不适的人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床铺角度,缓解疼痛和不适。

  1. 智能床是睡眠健康和个性化需求者的更好选择。对于注重睡眠健康和个性化需求的人来说,智能床是更好的选择。智能床的各种高科技功能可以满足他们对舒适睡眠的追求,同时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进行定制化设置。例如,喜欢在睡前阅读的人可以设置阅读模式,将床头调整到合适的角度;注重睡眠质量的人可以通过睡眠监控功能了解自己的睡眠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四、其他方面差异

(一)售后与品牌

智能床的核心在于电机和技术,然而市面上许多电动床都是代工生产,包括一些大品牌也不例外。这些电动床无论在电机还是其他零件方面,都缺乏独特的 “黑科技”,基本都是从同一厂商采购的标准件。品牌主要通过外观和软包部分的设计,以及营销手段来突出自身的差异化,但本质上品质相差不大。
相比品牌,售后保障更为重要。建议消费者选择拥有自配团队的产品,这样无论是产品本身还是后期服务都能得到及时解决。尤其是床垫内部的技术调试,若没有专业人士处理,不仅麻烦,还可能降低床的使用寿命。

(二)电机数量与静音

电机数量并非越多越好,其安装位置比数量更为关键。这与分区床垫类似,电机数量过多反而会增加损耗的可能性,导致频繁维修,令人厌烦。购买时应根据床的功能需求来确定电机数量,比如床头和床尾运转,两个电机基本足够;若左右两边也有升降功能,四个电机则更好,且推力也会相应提高。
在声音方面,智能床追求静音电机。在夜晚等安静的使用场景中,电机运转的分贝数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如今已有成熟技术能将电机声音分贝控制在较低水平,不必过于担忧,只要符合正常范围即可。

(三)零重力功能

智能床通常具备零重力模式,但并非完全无压力。所谓零重力,是将头抬升 15° 左右,床尾抬升 35° 左右,使身体压力均匀分散,让人体处于近乎零重力的状态,从而放松身体。这种模式来自于宇航员太空座舱原理,可以带给人一种身临太空的感受,放松紧张的身体肌肉,舒缓精神压力,进而获得更好的睡眠。
零重力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放松阶段,通过控制智能床进入人体模式,对人体肌肉进行按摩;助眠阶段,抬高人体头部,增加氧气吸入,减轻颅内压,促进血液在脑部循环流动,加快人体进入睡眠状态;睡眠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血液和氧气良性循环,消除人体疲劳,使人体很快进入睡眠状态。
然而,从医学健康角度来讲,人体是 S 型生理结构,日常夜晚长时间睡觉,床垫还是要放平。零重力模式可以在午睡小憩或者早上赖床未起的情况下使用一段时间,放松身体。

五、购买注意事项

(一)床垫选择

  1. 电动床需搭配特定床垫,商家配套多为纯海绵,夏季闷热且软,不适合老人和腰背不适人群。电动床的床垫选择相对有限,多数商家配套的纯海绵床垫虽然在宣传上强调与床架贴合度高和慢回弹睡感,但实际使用中,夏季会让人感觉闷热,并且由于太软缺乏支撑力,对于老人以及腰背不适的人群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1. 独立袋装弹簧床垫更耐用舒适,一体化床垫也是不错选择。相比纯海绵床垫,独立袋装弹簧床垫在耐用性和舒适度上都有很大提升,它能为人体提供更好的支撑,同时也更加耐用,不易变形。一体化床垫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种床垫通常能更好地适应电动床的升降功能,并且在价格上相对较为温柔,是注重睡眠质量和性价比的消费者的理想之选。

(二)实用功能

  1. 手动升降最实用,自带模式固定角度,使用频率不高。在实际使用中,电动床的手动升降功能最为实用。自带的模式通常是固定角度,虽然对应了按键操作,但初始设置的抬高角度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相比之下,手动升降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随时调整到合适的高度,更加个性化。自带模式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一般在看电视、看书或玩手机等特定场景下可能会用到,但日常使用中手动升降才是更常用的功能。

  1. 主要在看电视、看书等场景使用。电动床主要在看电视、看书等休闲场景下发挥作用。当主卧有投影时,将背部抬起来可以获得更舒适的观看体验。然而,由于其功能相对单一,日常并不会太高频次地调节弯曲的高度和弧度。

(三)空间与预算

  1. 智能床很多无床头,可做上墙床头板,省空间降预算。很多智能床没有床头设计,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做一个上墙床头板,既能满足靠躺的需求,又能节省空间,降低预算。对于空间有限或者追求简约风格的消费者来说,无床头的智能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 有床头的床架美观性高。有床头的床架在美观性上更具优势。它可以为卧室增添一份装饰感,使整个空间更加温馨、舒适。然而,有床头的床架通常会占用更多的空间,并且价格可能会相对较高。

(四)平衡问题

  1. 两人体重差异大时,智能床升起可能不平衡。当两个人躺在智能床上且体重差异较大时,床升起时可能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这是因为左右重量相差较多,用同样的力推动时,不平衡是正常现象。

  1. 一人躺中间无此问题。如果一个人躺在智能床的中间位置,则不会出现不平衡的问题。这是因为床的受力更加均匀,不会出现左右重量差异导致的不平衡情况。


联系我们

  • 姓名*

  • 手机号*

  • 省市县区*